劉謹銓(Chuan Liu)│ BSI台灣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產品經理
責任編輯 徐瑋琳 撰文整理 鄭詠中 校正修訂 張巧雲
2020年底,BSI永續年會聚焦在國際間各國紛紛提出2050淨零排放宣告,即將降臨的歐盟碳稅徵收,以及金管會永續治理3.0中,納入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強化企業CSR永續報告書。2021年7月,台灣仍在Covid-19疫情降級解封之路小心翼翼,西歐、美國紐約、中國大陸鄭州,皆因極端氣候帶來暴雨受災害衝擊。上述一連串迎面而來的議題,本期BSI電子報必須邀請息息相關的受訪人:BSI 台灣ISO 14064-1 溫室氣體盤查產品經理劉謹銓(Chuan Liu)。
Chuan曾在工研院進行氣候變遷與溫室氣體管制和能源產業減量的相關研究,擔任能源局溫室氣體策略計畫主持人與主要諮詢成員,參與國內溫室氣體相關法規的立法階段,推動國內溫室氣體減量專案有豐富經驗,並受多方邀請擔任專案型減量課程講師,目前於BSI執行稽核服務包含企業社會責任與溫室氣體盤查。應用科學基底厚實的Chuan,在採訪中就出口導向的台灣產業,依國際趨勢與國內法令環境種種現實,在碳排減量做最務實的剖析;對於迫在眉睫又瞬息萬變的氣候與能源危機,清晰誠懇的觀點,一一呈現專訪中。
推動制度接軌國際 來到BSI為了回家
Chuan在學研究環境工程廢水相關高級氧化技術(AOP),畢業後進入工研院,任能源局智庫人員。21世紀初,聯合國在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中架構了「清潔發展機制」(即聯合國制度底下的減量計畫),如何促使不受強制規範的國家做減量,這些概念規範都與後來的「碳額度」與「碳中和」有所連結。而Chuan替能源局收集國際上各種做法,協助能源局減量政策的建立,責承計畫推動人,對國際碳排減量的作法與政策發展,Chuan都能釐清脈絡沿革。回溯國際氣候變遷公約,最早獲世人著重的《京都議定書》,歐盟於其中決定針對所管制區域,建立歐盟碳排交易體系使價格訂定,從2005議定書生效並逐年拓展,如今正熱的「碳關稅」,即是當年架構基礎下奠定出的成果。
也是在工研院時期先後認識了BSI 台灣永續稽核員Mike Lu和Jane Huang,在新竹工研院工作的Chuan,一直心念著能回到出生成長的台中定居,於是通過BSI台灣分公司總經理[1]Peter Pu面談後,Chuan成為BSI的中部稽核員:「我來到BSI是為了回家」這是去年BSI內刊父親節專題,身為雙胞胎父親的Chuan,受訪時說的話。
[1] BSI台灣分公司總經理Peter Pu於2018年晉升東北亞區總經理。
「淨零排放」或「碳中和」 台灣企業怎麼做
「2050淨零排放」在2021年全球關注,國際間各國與指標企業紛紛以之,或「2030碳中和」為目標。朝「淨零排放」或「碳中和」終極目標邁進是台灣企業無法避開的浪潮,然而在此之前,請Chuan就「淨零排放」與「碳中和」定義與執行做說明和分享,以及目前台灣現實條件下看到的做法。
Chuan說明生產過程一定會產生碳排,「淨零排放」是指在「營運範圍內」排放出去的與吸收進來的至少是一樣大,甚至總加為負;然而就是有些碳排降不下來,要做到「淨零」有其困難,於是將範圍放大,或用投資他人碳吸收,或促進他人減量,做為自己減量上的成果,此為「碳中和」。台灣產業溫室氣體盤查以往至今,重點由「整體排放量」往「整體製程過程中的行為」移動—採訪當下,採訪小組與Chuan就近期國家級美術館為「碳中和」造林爭議為例,做「淨零排放」與「碳中和」探討—Chuan表示,企業買地造林提升碳吸收,屬「淨零排放」,但要關注的是,首先購買的土地屬性要非既有林地,進行計畫性植林,且一開始碳排量大於碳吸收,按樹木生長,造林會以15-30年為期循環,週而復始,造林出產的衛生紙產品是常見案例;但台灣並沒有這麼多非林地可購買來轉作造林(基本面積以0.5公頃起算),或藉由在國外投資林地維護(像是巴西)達到減碳行為與成果,是為「碳中和」。
Chuan指出台灣企業七成的碳排在用電,於是龍頭台積電以100%使用再生能源手段直接做到「淨零排放」,但大家都明白,中小企業沒有那樣的籌碼去做再生能源採購,或與風力發電廠簽訂合約。除非企業成立之初,就以對環境傷害降到最低為宗旨,否則一般製造業要去做「碳中和」或高比例的再生能源使用,是沒那麼大的自由度可達到[2]。
[2] 進一步了解淨零排放排國際現況與PAS 2060碳中和解決方案,可參考BSI網站《淨零排放與碳中和發展趨勢》:https://www.bsigroup.com/zh-TW/blog/esg-blog/trends-in-net-zero-emissions-and-carbon-neutrality/
《氣候變遷調適法》核心意涵
為提升臺灣碳管理效能,環保署於2020年底提出修正草案,冀望透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升級成為《氣候變遷調適法》—請教曾參與協助立法的Chuan,法令修正背後最核心的意涵?Chuan表示,過去《溫管法》的架構其實已相當完整,此次修法內容上沒有太大更動,但增加了「碳費」收取機制—因應歐盟收取碳稅,以及未來日本和美國可預期跟進,《氣候變遷調適法》碳費機制,可視為壁壘關稅調節的一環。而舊稱《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名稱上較狹義,改稱《氣候變遷調適法》,使其可作用的工作範圍更大。過去環保署做溫室氣體管理,主要都以公務預算來支持,沒辦法進行太多和錢有關的政策和手法,例如獎勵和補助;《氣候變遷調適法》因收費機制完整而有一筆基金運作,做相關的研究與推動,整體可更靈活。例如這幾年台灣可預見的乾旱問題,在新法的機制運作下,企業有機會由碳費基金,獲得水循環設備改善或儲水空間增加的補助。Chuan認為新法不只著重在碳管理效能,面對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是兩大因應方法,《氣候變遷調適法》除了過往「減緩」碳排之外,更能就極端氣候劇增下,對產業受到的衝擊做更廣泛的準備與防護,將「調適」功能補上。
「經濟發展」 回應永續 能否達到目的
目前國際趨勢將永續與「經濟發展」連結,作為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以達到對氣候科學回應的有力手段,採訪小組也請教了Chuan環境現實運作與期望值間的距離。Chuan說將外部(環境)成本內部化,是一直以來各方的期待,如同碳稅、碳費及以此概念落實,使產品銷售時反映在價格上。過去人們也說,要如何有效節水節電?將費率漲個兩三倍即可見效,然而畢竟都是要考量到經濟上的競爭力,或產業上是否有足夠時間去因應等經濟議題,以「價格」作為手段,一直是最簡單但衝擊也最直接的。任何國家在做價格調整時一定都是長期政策逐步進行,像是歐盟進行碳交易,是以「2005-2008」、「2008-2012」以及2012到至今才考慮下一步的關稅制定,一期一期在推進。Chuan認為政策才是真正影響日後的關鍵,台灣的現實是向來沒有長期政策落實,收費保守,歐盟碳稅的徵收可能比國內微小碳費(每噸碳排收新台幣100元)收取更強而有力。經濟發展與減碳相互拉扯是事實也是常態,世界工廠的轉移,從早期的台灣、韓國,到之前中國大陸,然後越南、東南亞,都是反映人力與環境成本。Chuan點出,目前台灣是以2050要將碳排減少至2005的一半,而在國際浪潮下,對2050淨零排放目標也有所回應,不過若沒有新的減碳技術出現,如國際在碳捕捉與封存(CCS)技術上有所展望,以此為骨架同時考量經濟發展與減碳,終究只會流於政治性語言。
機械中的螺絲 連結未來的人
身為BSI永續稽核員,永續是否也為Chuan生活中的核心價值?自認物質慾不重,經濟能力可以負擔下,日常採購中永續性商品會是Chuan的選擇。Chuan在訓練課程中,「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將專業知識傳遞」是時常學員對他的回饋,然而Chuan坦言相較於訓練,他更喜歡稽核:訓練要講很多話,要考量到學員背景各種條件將說話的方式調整,花很多心力去備課,使他沒那麼喜歡訓練工作的種種,也是讓他被稱讚的集合。
稽核員的工作向來是忙碌的,按行程來到各個不同的稽核現場,聽各種行業對特定議題的看法,從實際工作內容到接收資訊量都相當龐大。問Chuan工作以外的紓壓活動,他坦承想不出來自己有在進行什麼紓壓休閒,回到家後把工作卸下,進到家庭生活,對Chuan就是最好的休息和放鬆。想起採訪一開始提到Chuan來到BSI是為了回家,家庭的重要性,Chuan可以自在流洩毫不隱藏。Chuan笑說自己是個沒有太多上進心和求知慾的人,工作上自我定位就是機械中的一個螺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是本分,是責任心的展現。和Chuan說話在在感受他應用科學訓練的特質,沒有浮誇的語言,就事論事的應答,自認是機械中的螺絲,會的專業都與人的未來連結。